以下這一段話是否讓你覺得耳熟呢?

       A:我的皮膚又乾又油,要怎麼選擇保養品呢?

       B:你是外油中乾的膚質,皮膚乾所以會出油來代償,只要做好保濕,一段時間後皮膚就不會那麼油了!

聽起來好像很合邏輯的一段話,可惜它是的!在皮膚上並不存在什麼“油水平衡”的狀況!

皮膚表皮層的油脂是來自(1)表皮角質細胞分泌和裂解而來                      以及 
                                                  (2)皮脂腺分泌到毛孔出口再分佈於角質層
這兩個來源的皮脂最好能維持一定的平衡,比例不對是會造成皮膚水份散失加速的問題。


 (圖片取自網路,毛髮和皮脂腺的組織圖,可見一個毛囊會有數個皮脂腺連結)

為什麼我們常常會覺得皮膚又油又乾呢?以下的資料顯示皮脂含量愈多的表皮,它的水份散失愈快(TEWL,經皮水份散失),換句話說,愈油的皮膚同時水份含量也愈少,也即實質的“外油內乾”,只是臉部的T字部位皮脂腺較多,所以令我們覺得油油的,而臉頰的皮脂腺較少,所以我們主要會覺得乾乾的,這就是“混合性肌膚”這個名詞的來源了!

( 圖片摘自 Koji M, et al. Skin Res Technol. 2013 May;19(2):91-9.)


到底是不是皮膚愈乾出油愈多?還是皮膚愈油造成皮膚愈乾燥?

首先,皮膚角質層乾燥會讓角質細胞不易裂解,所以造成無法正常釋放出自然保濕因子,同時也減少分泌神經醯胺、三酸甘油酯、膽固醇、脂肪酸等的成份,使得表皮更加乾燥!所以皮膚乾燥,表皮自己的保濕因子和油脂都會減少;直至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支持皮膚乾燥會促使皮脂腺分泌較多皮脂。

其次,主要使皮脂腺分泌皮脂增加的因素有:天氣變化大、壓力大、情緒起伏大、晚睡等增加身體負荷的事件、睡眠品質不好、洗臉洗頭溫度較高、食用刺激性食物、食用高熱量(尤其高昇醣指數)的食物等。這個和皮膚乾燥並沒有直接關連。

第三,成大的藥理學研究所的研究顯示:
             (1)把皮脂塗抹在前臂內側2小時後,親水性藥物穿透角質層的滲透性上升3.5倍
             (2)在角質層塗抹皮脂會使得細胞間的脂肪晶形排列改變,進而增加水分子等的通透性;
             (3)把皮脂塗抹在無毛鼠的皮膚上,5天內其表皮會變厚、皺紋增加、細胞間脂質分佈不均、脂質結構出現裂縫;
簡而言之,皮脂分泌的增加,屯積在表皮上會造成脂質組成和結構的改變,造成水份散失的加快,所以愈油的皮膚其實是愈缺水愈乾燥的!


 (圖片內容摘取自 許雅玲,皮脂對於皮膚障壁功能及結構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01;簡報檔為莊醫師演講部份內容)

所以話說回來,一昧地追求保濕來達到控油,效果是有限的,此時因為皮膚的微結構改變,保養品的成份更容易穿透到皮膚底層而造成刺激;甚至有時候皮膚乾燥是因為脂漏性皮膚炎造成的,亂用保養品反而會刺激敏感發炎中的皮膚!有不少病友是因為覺得臉乾,結果使用面膜後造成紅腫,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但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擦保養品會立即覺得臉比較不油了?

其實許多保養品中有加入矽靈的成份使產品推開的質感較佳,而矽靈本身會吸收油脂,甚至加入一些樹脂等粉體的成份來減低脫妝,這些成份也是可以吸收油脂的;此外,會有些保養品加入酒精、有機醇來降低油膩感。並不是藉由保濕來降低出油唷!(保養品控油的成份,之後再找機會討論)

在一般的膚質,我們不一定隨時都需要擦保濕乳,在外界環境濕度或溫度較低時,可以視需求使用保濕乳液或乳霜。
在又油又乾的肌膚,可以試著使用有鎮靜、消炎、舒緩成份的控油乳液,一方面減少皮脂腺出油速度、一方面協助乾燥的皮膚恢復保濕能力,但是要注意的是當自己有皮膚異常脫屑或發紅時,應該即早就醫治療,因為那很可能是脂漏性皮膚炎或酒糟發作囉!

總結,當我們覺得臉部又油又乾時,在選購保養品時可以視情況試用或購買控油/舒敏的保濕乳,不要亂敷面膜,也不需要聽從基於“油水平衡”的理論推薦的保濕精華液、玻尿酸、晚霜、抗痘洗面乳等保養品;當皮膚有狀況時,要去找皮膚科專科醫師就診治療唷!

簡言之,乾 → 保濕;油 → 控油!

※ 參考資料:
    1) Koji M, et al. Skin Res Technol. 2013 May;19(2):91-9.
    2) 許雅玲,皮脂對於皮膚障壁功能及結構的影響,國立成功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01  

※文章版權所有,如欲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arrow
arrow

    皮膚科莊德揚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