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到週年慶,就是各位重視保養的女性瘋狂搶購保養品的時候了,趁超低特惠價一次買足一年份的各式保養品,可是所買的保養品真的適合嗎?是否曾經試用過呢?其實有一些人是趁便宜先買下來再說,但是在使用後才發現會刺癢刺痛或紅腫,之後這保養品就被打入冷宮放到過期了。


簡單來說,早期專櫃化妝/保養品(cosmetics)或者藥妝品(cosmeceuticals)的訴求不同,專櫃化妝/保養品多數講求新穎配方、話題性、或者某些明星成份,但是大多會加入較多的香料和較複雜的成份;藥妝品注重的是有效成份濃度較高、安全性、低刺激性、低致粉刺性;然而近年來隨著品牌愈來愈多種以及廠商經營策略調整,這兩者的區分就沒有這麼絕對了,所以以下我們把這兩類合稱為保養品。


對於許多消費者,選擇保養品的方式是上網看網友評價、電視節目推薦、雜誌推薦等,比較謹慎的消費者會先試用過後才購買。在此建議一定要先試用,最好是有試用品先連續試擦2-3天會比較好,一方面試試擦起來的質地、香味,一方面試試看是否有刺激性或過敏反應,等3-5天後如果都沒有紅腫刺痛的狀況時,再行購買。如果可以的話,會建議敏感性肌膚的消費者選擇成份(ingredients)較為單純、較沒有香味的保養品


在國外,許多保養品大廠的顧問醫師都是專精於接觸性皮膚炎領域的,在台灣,接觸性皮膚炎的研究早期是在協助尋找職業相關或碰觸特定物質過敏的病友;近來,隨著保養品的蓬勃發展,有愈來愈多的消費者遇到擦保養品導致皮膚出現狀況而求診,因此,接觸性皮膚炎門診的醫師也更加著重保養品的安全性以及協助病友找出他們的問題了。


從接觸性皮膚炎的角度出發,廣義的情況是當你擦了某保養品後出現紅腫刺癢/刺痛的情況時,會建議先停擦現有的保養品並就醫治療,同時判別是否是因為臉上的膚況不好而放大了保養品的刺激性(比如脂漏性皮膚炎、酒糟發作時);或是保養品本身就比較刺激;抑或是個人對保養品的某成份過敏。第一種情況比較簡單,待膚況改善後,多數的保養品仍可以安全地使用;若是保養品本身比較刺激,則請不要再使用該保養品了;若懷疑是對保養品的成份過敏,一般在詳細詢問病史後,特別門診的醫師會針對可能的過敏物質建議患者接受貼膚檢驗來測定是否過敏。


簡單的原則是,當個人膚況不好時,最好減少使用含果酸、植酸、水楊酸、酒精、薄荷、A酸/醇/醛等的產品;對香精/松脂過敏的消費者,最好使用無香味的產品;對某些在檢查後確定防腐劑/賦形劑過敏的消費者,購買保養品時最好避免含有這些成份;少數的消費者擦什麼保養品都不舒服時,可以嘗試尋找成份單純的保養品,因為每多一種成份,就可能多一個機會造成刺激或過敏


愛美,是人的天性,保養,是協助肌膚維持良好機能的關鍵步驟,如何擦得安心用得放心,正是最重要的課題;消費者在選購保養品時,除了注意評價外,最好能親身試用,如果在使用保養品遇到問題時,可以尋求皮膚科專科醫師的協助,必要的時候,可以轉介至接觸性皮膚炎特別門診深入了解、分析、治療;用在自己身上的東西千萬不要隨便唷!在錯誤的時機使用不適合的保養品會讓皮膚的狀況更加惡化,但是在膚況改善後,使用適合的保養品可以讓皮膚的生理機能維持在更佳的狀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皮膚科莊德揚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